中國機器人時代真的來了。機器人在工業4.0時代、智能時代是必需品,從大趨勢來說,機器人是個很好的投資方向。但投資機器人產業和投資互聯網企業的模式是不同的。機器人投資要有耐心、沉得住氣,對機器人行業至少要有十年的容忍,想短期獲益者投資要慎重。
機器人發展點亮新思路 人機共融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機器人的未來不可限量,這是各方的共同看法。今天的機器人跟過去的工業機器人是兩個概念,機器人處于重新定義階段。機器人正在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帶來制造業、健康產業等各個領域的變革,機器人的未來充滿想象。
機器人轉變進行時
當前,機器人主要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三大類。其中,工業領域里應用最廣的就是3C裝配制造、物流倉儲搬運以及農副產品制造。在服務領域,特別是機器人助理、聊天和陪護等機器人種類市場空間巨大。而在特種機器人方面,則強調協作和安全,其主要應用市場是智能汽車、無人機、醫療手術和金融交易決策等方面。
但現實中的機器人與人們期望值還有很大的差距。機器人融合了多個學科體系,需要整合軟件、硬件等方面的不同知識,產品開發非常困難,需要大規模的研發團隊和很長的研發周期,要進入市場就要花更多時間。目前工業機器人大多在結構化的環境中工作,服務機器人只能完成一些簡單任務,特種機器人還要依靠遙控完成特定工作。
當前,機器人發展需要一個大的轉折點,機器人需要由‘機器’向‘人’轉變,‘人’的形狀、‘人’的智慧、‘人’的靈巧性、靈活性。但在智商情商兼備的機器人出現之前,我國機器人產業還有一段坎坷發展路要走。當前,發展機器人產業要做的就是積蓄創新之力,用顛覆性的技術引領產業革命,打造我國制造新優勢,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改善人們生活水平。
產業發展進入人機共融季
機器人既是先進制造業的關鍵支撐裝備,也是改善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點,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對打造我國國際競爭新優勢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機器人應用的主要障礙就是人和機器人不能很好地融合,因而機器人產業發展產生了從替代到共融的理念變化,這意味著更高的技術難度與集成要求,也代表著機器人產業發展掀開新篇章。
所謂與人共融,就是能在同一自然空間里工作,能夠緊密協調,能夠自主提高自己的技能,能夠自然交互,同時要保證安全。實現之后,人與機器人的關系就會改變,成為一種朋友關系,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感知、相互幫助。大到人機共融,意味著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而這一點也將是機器人市場加速擴張的重要助推器。
目前,我國涉及生產機器人的企業超過800家,其中超過200家是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而這些企業正在努力通過自主創新,快馬加鞭地實現轉型。在產品布局上,從機器人到數字化工廠,再到如今大熱的智能制造,各公司的戰略布局都在加速升級。在關鍵零部件研制上,中國企業不畏難關,不但求創新,也能嚴把質量關。各機器人企業的研發成果已在農業、商業、海關、醫療等多個行業成功應用,展現出企業產品在各個場景下的服務價值,涵蓋了當前機器人應用的最新技術與研究成果。
中國機器人時代真的來了。機器人在工業4.0時代、智能時代是必需品,從大趨勢來說,機器人是個很好的投資方向。但投資機器人產業和投資互聯網企業的模式是不同的。機器人投資要有耐心、沉得住氣,對機器人行業至少要有十年的容忍,想短期獲益者投資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