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的市場研究報告,工業機器人市場預計將在2035年前達到2911億美元,較當前市場價值551億美元大幅增長。報告指出,推動這一增長的主要因素包括自動化、人工智能的進步以及工業4.0的崛起。汽車和電子行業將占據全球市場的主要份額,東亞地區則被視為這一領域的特別增長點,目前該地區已經占據了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二。
隨著全球勞動短缺的加劇和消費者對快速、高效產品交付的需求上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借助自動化工具,尤其是工業機器人,來優化其運營流程。其中,協作機器人(cobots)受到特別青睞,這類機器人配備了先進的安全功能,能夠與人類員工并肩工作。
此外,報告還提到,對靈活可定制機器人解決方案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這些解決方案能夠根據具體的生產和加工需求進行調整。AI 驅動的機器人被認為具有變革性的潛力,能夠實現預測分析、實時決策和自適應學習。通過整合 AI,機器人可以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識別模式并做出自主決策,從而改善工作流程。這些功能在高科技行業(如電子、制藥和航空航天)中尤為重要,因為這些行業對精度的要求極高。
“工業機器人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自動化領域,使企業能夠實現更高的效率、精確度和適應性,” 未來市場洞察公司副總裁尼基爾?凱特瓦德表示。“隨著 AI、協作機器人和靈活自動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各行業正在進入一個智能制造的新紀元,這將重新定義生產力和競爭力。”
報告進一步指出,機器人市場的創新預計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增長,增長速度將進一步加快。“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工業4.0技術的廣泛應用將進一步推動該行業的發展,使自動化成為全球企業的必要選擇。” 隨著企業繼續投資于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工業機器人市場預計將經歷前所未有的擴張,改變全球工業格局。
——信息來自:albase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