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18年工信部已遴選出305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在此基礎上初步建成208個具有較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或智能工廠。在智能化改造后,這些項目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7.6%,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1.2%。
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隆重召開,會議中指出,2019年我國將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的發展作為重點工作任務,并提出,要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地走制造強國的發展路線。
而在制造強國的路上,“中國制造2025”戰略方針是目前的主心骨。作為應對德國工業4.0和美國工業互聯的主要手段,我國制造業正在逐步向智能制造轉型。同時,結合中國制造業體量巨大、門類齊全、提升空間廣闊的三大特點,目前國家已經落地推行許多扶持政策,通過采取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產業優化升級等多方面舉措,制造業提質增效步伐正在加快,并取得不錯的成績。
以智能化改造為例,2018年工信部已遴選出305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在此基礎上初步建成208個具有較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或智能工廠。在智能化改造后,這些項目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7.6%,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1.2%。
可以看到,國家對于我國制造業轉型十分重視,智能化改造也取得了“一升一降”的優異成績,這其中除了眾多制造企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一些互聯網企業功勞也不小,阿里云就是其中之一。
阿里云,讓制造業裝上“最強大腦”
作為國內互聯網領軍企業,阿里云面向國內外市場推出了涵蓋無服務器計算、高性能存儲、全球網絡、企業級數據庫、大數據計算等主要云產品。其中,阿里云的ET工業大腦、互聯網平臺,已經廣泛應用于全國各大工廠,助力我國眾多制造企業加速轉型,實現了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目標。
工業巨頭協鑫光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此前,協鑫光伏太陽能電池硅片生產出現了次品率升高的情況,由于難以定位原因導致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升高。自工廠裝上了阿里云ET工業大腦以來,通過全方位監控生產過程中的實時參數曲線,并構建核心部件的健康指數模型,在識別關鍵因素的基礎上進行參數推薦,最終協鑫電池切片良品率提升了1%,每年節省了上億的生產成本。
除此之外,像攀鋼、中策橡膠等傳統制造業大佬們,也紛紛加入了轉型的大軍中,采用阿里云ET工業大腦,讓生產過程更透明,產品質量更可控。
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制造業的領軍企業,很多淘工廠上的中小型服裝工廠都在使用阿里云IO互聯網平臺,使得工廠生產過程可以隨時監控,通過不斷優化,讓工廠排產提升6%的同時,交付周期還縮短了10%。
可以說,阿里云讓這些工廠都裝上了“最強大腦”,制造企業與互聯網的融合之勢,已然不可阻擋。
潛力最大,制造業永遠是我國發展要務
據相關調查表明,零售、政務、金融、制造和物流行是智能化潛力最大的五個行業。未來,數字技術將替代工業化流水線成為社會經濟的主要組織方式,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正在成為新的社會經濟運作操作系統。
面對制造行業的轉型之勢,馬云也曾表示,新制造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新制造的競爭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在于制造背后的創造思想、體驗、感受以及服務能力。他還表示,未來成功的制造業都是用好互聯網、云計算、IOT、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新制造企業。
另外,工信部部長苗圩曾表示過,2019年工信部將把創新擺在產業發展的核心位置,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破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產業化的“死亡之谷”,培育發展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制造業永遠是一個大國應不遺余力發展的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