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初,原質檢總局正式批復籌建“國家特種機器人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建)”(以下簡稱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3月15日,該中心正式啟動內外裝修與實驗室建設工作。5月9日,該中心的機器人技術培訓推廣中心完成裝修建設與軟硬件安裝調試工作。7月23日,該中心紫外老化、鹽霧、電池檢測、高低溫首批4間實驗室完成主要設備安裝,初步具備檢驗檢測能力。9月10日,國內目前精度最高的精密減速機和伺服電機檢測實驗室啟動安裝調試。10月12日,特種機器人深水實驗艙完成安裝調試。11月20日,國內首家“庫卡(機器人)學院”獲得德國庫卡官方認證,為泉州地區組織機器人技能大賽獲得地方政府的高度認可……
福建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元榕要求,要按照“面向未來、創新引領、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標準建成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有力帶動福建省相關產業升級。也正是在他的推動下,原定在泉州市籌建的省級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升級”為國內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2018年,福建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福建省特檢院)籌建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從“一紙藍圖”到“四大板塊、多個平臺”初具規模,其建設速度和質量令同行矚目。在從謀劃到目標實現不到3年的時間里,項目共計投資2.1億元,國內一流的特種機器人公共檢測平臺、標準制修訂平臺、技術培訓平臺、產業研發和推廣平臺全面落地,實現了平臺、項目、能力、業務的突破。
點焊應用站教學現場
搬運碼垛應用站
特種機器人檢測,面向未來的科技服務型產業
特種機器人是除工業機器人和家庭服務機器人之外的專業服務機器人,是在非制造領域替代人在危險、惡劣環境下作業的智能機器人。作為高新技術的集大成者,特種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石化、電力、軍工、農業、林業、礦業等各個行業,并在事故救援與處理、消防、安防、康復、特種設備監測與檢測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預測,特種機器人正處在爆發式增長期,發展空間遠超工業機器人,是典型的戰略新興產業。但因為是科技前沿產業,質量檢驗滯后,技術標準缺失,國內此前沒有特種機器人專業檢驗機構,對行業健康發展形成嚴重制約。為填補國內特種機器人的檢驗空白,促進和規范產業發展,加快標準和質量提升工作,福建省特檢院迎難而上,在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立志開展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建設,迅速從“無”到“有”取得成效。
福建省特檢院黨委書記、院長曾欽達說:“特種機器人應用廣泛、發展潛力巨大,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轉型升級的不斷推進,企業對特種機器人產品質量檢測、科研、標準化與機器人操作人員培訓等需求越來越迫切,總局批籌我院建設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正好彌補了我國在特種機器人檢測、培訓等方面空白?!?
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的籌建和運行,對福建省乃至我國特種機器人產業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參與國際同行業的競爭具有重要意義,并有力推動福建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智能化。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作為國內長期從事特種設備檢驗和標準化工作的專業機構,福建省特檢院大膽地邁出了“著眼未來、轉型升級”的重要一步。
國內領先水平的精密減速器測試平臺調試現場
標準先行,為特種機器人“定義”
2018年6月7日,經國家標準委批準,福建省特檢院作為第一起草單位組織起草的《特種機器人 分類、符號、標志》(標準號:GB/T36321-2018)和參與起草的《特種機器人 術語》(標準號:GB/T 36239-2018)正式發布,并將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從立項到發布,歷時3年,中國特種機器人標準化工作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這兩項標準是特種機器人領域的基礎性技術標準,是中國特種機器人發展史的里程碑,內容涵蓋了特種機器人術語與定義、分類、符號以及產品型號編碼規則,對政策制定、科學研究、企業生產和市場規范都具有極其重大的影響。
福建省特檢院從全國特種作業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組(SAC/SWG13)成立之初,就作為秘書處承擔單位。全國特種作業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組成立于2015年1月,直屬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是我國在特種作業機器人領域內從事標準化工作的全國性標準化技術組織,主要負責特種作業機器人領域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全國特種作業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組從特種機器人生產單位、經營單位、使用單位和公共利益方征集委員,已經匯集科研院校17名、企業9名、政府及檢驗檢測機構7名專家,系統地開展特種機器人標準研究,參與國際研討,權威性可見一斑。
作為全國特種作業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組秘書處承擔單位之初,針對特種機器人標準嚴重缺乏的實際,福建省特檢院創新工作方法,深入調研,引導、幫助和培育企業、科研機構向國家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組申報標準立項。牽頭制定發布特種機器人國家標準1項,累計參與制定國家標準4項,推動申報國家標準30余項。2018年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牽頭申報國家標準1個,參與申報國家標準3個,成功牽頭申報立項兩項地方標準。特別是《康復訓練機器人通用技術條件》《地面廢墟搜救機器人通用技術條件》兩項國家標準獲批立項。
2017年11月,曾欽達參加上?!爸袊鴩H特種機器人技術及應用高峰論壇”,并作為論壇主席作了關于特種機器人檢測項目與實驗室建設方面的主旨演講,為進一步推進特種機器人技術及應用發揮了積極作用。
弧焊應用站教學現場
創新引領,高起點打造科技服務平臺
為了滿足公益項目“特種設備移動應急救援指揮系統”二期建設“前端數據裝備”的研發需要,時任福建省特檢院黨委書記、院長的張元榕提出,要瞄準科技前沿,研發“移動巡檢機器人”。今天看來,這一要求已成為建設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的“緣起”。2011年,福建省特檢院開始組建隊伍、開展科研,特種機器人的科研、標準、質檢中心等得到原質檢總局、原福建省質監局和泉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15年,國家標準委批準成立特種作業機器人標準化工作組,2017年7月原福建省質監局批籌建設特種作業機器人省質檢中心,2018年3月原質檢總局批籌建設特種作業機器人國家質檢中心,一步一個腳印,一個重量級的“科技服務平臺”逐步落地。
“瞄準了特種機器人是國內、國際產業前沿,我們就著手干了。干著干著,我們就干出了方向和規模?!痹鴼J達回憶起2010年初開始的機器人相關關鍵技術的研發工作時仍然記憶猶新。當時,國內沒有成熟整機、配件生產企業、專業科研機構,福建省特檢院技術骨干一邊學習一邊儲備。
2018年,憑借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帶來的新優勢,福建省特檢院以第一名成績獲評省“機器人綜合應用服務型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為福建省特檢院開拓機器人相關業務提供了新的著力點。同時,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還成功申報“福建省數字化裝備與柔性制造創新中心”和“福建省機器人基礎部件和系統集成創新中心”,此類的中心福建省僅8家。目前,福建省特檢院還積極推動申報“福建省服務機器人創新中心”。
籌建過程中,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按照國家中心的標準及“國際一流”的目標,以先進的理念優化配置實驗室資源,科學合理地配置試驗場地、先進的儀器、尖端的相關專業人才,切實推進科技興檢戰略。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已購置和將購置的伺服電機測試系統、精密減速機測試系統、控制器檢測系統、柔性三坐標測量儀及光學影像測量儀,均為目前國際領先的機器人檢測儀器設備。
目前,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依托現有人才和能力,聯合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東南大學、中科院泉州裝備所等國內頂尖專業機構一同建設實驗室。特別是在8月底廠房整體驗收以來,大力推動試驗裝備的安裝、調試、培訓和驗收工作。其中,伺服電機測試系統、步入式高低溫箱,紫外老化、跌落、光學影像測量、震動試驗臺、電磁兼容暗室等測試裝備已全面進入安裝、調試階段。
“水下機器人深水實驗室采用自主研發設計的特種機器人模擬深水實驗艙,可實現模擬特種機器人在水下300米的相關性能測試?!眹姨胤N機器人質檢中心日常工作負責人、福建省特檢院新技術開發中心主任黃春榕介紹說,與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合作開發的水下機器人測試實驗室,包含有水下機器人測試實驗艙、自動加卸壓系統、機器人水下檢測平臺3大部分,主要用于測試機器人最大650米沉潛作業性能、通信性能、水下密封性能,將為水下特種機器人產品研發、標準驗證和產業化提供技術支撐。
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實驗室建成后,將擁有1000臺(套)的特種機器人整機和5000臺(套)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性能的年檢測服務能力,不僅能夠服務泉州當地企業,還能輻射影響東南沿海地區及周邊省份。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特種機器人整機及零部件的檢測評估工作,將有利于福建省內相關制造業更加真切地了解與國內、國際先進技術的差異,從而更加科學地進行自我完善、主動創新發展。
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福建)檢測試驗廠房示意圖
深度融合,特種機器人應用打開“新視野”
2018年,福建省特檢院在項目申報中取得重大突破,而這一突破,正是得益于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在應用領域的“開疆拓土”。
福建省特檢院牽頭申報的“石化行業?;穾靺^關鍵技術裝備遠程運維標準研究及試驗驗證”獲工信部2018年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立項。該項目將搭建基于特種機器人的遠程運維標準研制和標準驗證平臺。
“將特種機器人用在特種設備密集的石化園區,提高石化園區的安全生產和監管水平,對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所在地泉州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曾欽達提出了石化庫區“智能遠程運維”的概念。所謂“智能遠程運維”,也就是利用地面移動機器人、爬壁機器人、無人機等特種機器人,以及在庫區設備布置的定點傳感器來構架立體化、無盲區的監測系統,并構建分布式遠程運維系統平臺,監測系統采集數據上傳遠程運維平臺分析系統,通過平臺的智能分析判斷,提供健康狀態評估、故障診斷結果和預測性維護建議。另外,“智能遠程運維”系統還能夠應用于特種設備健康狀態監測、園區巡檢、事故預警與預處理等,提升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智能化水平。
目前,“石化行業?;穾靺^關鍵技術裝備遠程運維標準研究及試驗驗證”的研發已經有了一定基礎。福建省特檢院防爆型應急與巡查機器人、磁吸附爬壁機器人和打磨除垢機器人等一批特種設備行業特種機器人,均已經完成了初步研發?!妒瘓@區地面巡檢機器人通用技術條件》等3項標準獲得地方標準立項。
“未來,泉州石化行業對于特種機器人有著巨大的潛在需求。同時,隨著特種機器人使用量激增,我們更需要就近有一家技術實力強、服務更到位的技術檢測中心來保障‘智能發展’?!比蹍^政府有關領導深有感觸地說道。
2018年9月,福建省特檢院、泉州師范學院與庫卡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順利簽訂《庫卡機器人授權認證學院授權合作協議》。目前“庫卡(機器人)學院”建設完成并掛牌,成為我國東南地區首家“庫卡機器人授權認證學院”,也是國內最先進的機器人實訓平臺。引入庫卡(機器人)學院后,福建省特檢院、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將以更專業、更全面的培訓服務助力東南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為東南地區培養優秀的機器人安裝、維修維護和操作方面的技能型人才。
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還購置了工業機器人30余臺(套),除標準教學工作站與維修維護工作站外,還包括雕刻、焊接、上下料、分揀、碼垛等應用工作站,可按不同學員類型,使用差異化專用培訓課程,培養優秀的機器人安裝、維修維護和操作方面的技能型人才。
未來,依靠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的帶動效應,福建省特檢院還將積極爭取國家級創新平臺、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逐步落戶福建,立足全國、面向國際,逐步將該服務平臺向更高端推進,增強其輻射帶動我國行業的發展與進步,推動福建省智能制造產業升級,顯著提升我國特種設備監測、檢測的智能化水平。
國家特種機器人質檢中心(福建)研發大樓示意圖